每年夏秋季節,因為天氣炎熱,導致雞突然死亡的現象,比較的常見,這些大多與中暑有關,值得注意。中暑是由外界環境溫度升高,雞體體溫也隨之升高而升高,一般至46℃時,即可出現死亡。
雞中暑造成的迅速死亡,隨溫度的增高,對雞的危害逐步增強。當外界環境溫度達到28℃時,雞開始呼吸加快,采食量降低,肉雞增重減慢。當環境達到32℃,持續8小時,雞體溫顯著升高,如果沒有相應的降溫措施,一旦體溫達到46℃,即出現死亡。所以高溫,特別是濕熱天氣對雞群的不利影響,通常一入夏就開始,應及時做好預防。目前,為便于掌握,在生產中,雞中暑癥狀:突然發病,精神沉郁,趴著不起,步態不穩,吐水,體溫升高,呼吸急促,張口喘氣,雞冠發紫,皮膚干燥,昏迷狀態,臥地不起,發生痙攣,嚴重者死亡。
一級癥狀:呼吸加快,翅稍微展開,下垂,飲水量上升,采食量開始下降。
二級癥狀:雞張口喘,冠發紫,停止采食。
三級癥狀:痙攣,昏迷死亡。
雞群中出現中暑死亡,一般是高溫天氣的中午到下午或傍晚,突然見雞打撲拉,死亡,多死于看似健康的胖雞。而發生嚴重的中暑,死亡會持續到晚上十點。雞在21~23℃時,飼料報酬率最高。在肉雞養殖過程中存在一種隱性的中暑現象即微中暑:其具體表現為采食量持續性降低的現象,肉雞群料肉比增高。
采取措施;一.硬件管理及急救
1.雞舍注意開窗通風,采用風機,水簾等降溫措施。
2.給雞飲用涼水,降低體溫。
3.雞群中雞體噴霧,雞體濕而其周圍空氣干燥時,對雞的降溫效果最好。注意:預防雞舍內空氣濕度太大。
4.當雞出現三級癥狀時,把痙攣或昏迷的雞浸在有消毒劑(0.1%聚維酮碘,三氯異氰尿酸)的涼水中,急救效果最好。
二:藥物預防
1.高溫天氣時,飼料中添加輔助藥物預防。
如降火/降火通/黃連解毒散/銀翹散等,飲水中添加復合維生素Β及維生素С,除清熱降火外,均可抑制雞體溫升高,還可提高采食量,提高免疫力。
2.高溫高濕季節,輕微的中暑現象,雞飲水或飼料中添加口服補液鹽或人工礦泉鹽,即可預防熱應激,又可調節體液,增加采食量。
3.藿香正氣水飲水。